找到相关内容333篇,用时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五部陀罗尼问答偈赞宗秘论 三

    义 何字以为头 何字而为尾 本法有多少 字母都有几 几字是所生 几字助声起 何字唇喉音 何字在牙齿 安心何字门 如何作观智 如来演字轮 轮者有多意 先观阿字门 法本不生义 ...一肘四八肘 量高四四指 赤素及玄黄 面列诸尊位 供养都有几 得合于义轨 奉献何香华 令尊得欢喜 供养约有人 涂香第一义 烧香饮食灯 兼有阏伽器 每日三时供 瑜伽入观智 不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4780280.html
  • 当代阿罗汉马哈西尊者传记

    啄磨中部和长部里的〈大念处经〉和其注疏,他立志要以亲身体验来证实佛陀对〈大念处经〉的特别教导和格外强调。   圆满十六观智  因为对经教、论藏的透澈了解和实践,梭巴纳比丘深切感念佛陀在〈羯腊摩经〉(... 原先计划在明贡尊者座下修学一年,没想到不到一年他已圆满了十六观智。不久,唐渊寺梢来一通电报,说住持病危,於是离开明贡尊者。唐渊寺住持圆寂後,他帮忙管理寺务和教学,两年後(30岁),满十年戒腊,才正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52453459.html
  • 名业处

    智能。  三、断遍知(Pahana Paribba)  从「坏灭随观智」(bhavga bana)开始的观智,透彻观照十二因缘支的「灭」之后,再轮流观照它们的三相,而暂时(tadavga)断除各别的烦恼(kilesa)。这些辨别及明了十二因缘支「灭」的无常性、苦性与无我性智能,是为「断遍知」。以上是三世间遍知。  三出世间遍知(3 Lokuttara Paribba)  在观智(即三世间遍知)之后,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4073697.html
  • 佛教能够带给人类什么利益(三)

    辨识内外的名色法时,你就能够暂时断除身见,因为在当时你不会看到男人、女人、儿子、女儿、狗、猫等等,而只是看到名色法。  如何辨识缘起  现在你已经证得了第一种观智,即名色分别智。在证得此智之后,你可以...到以前第二世、第三世、第四世……。如此,尽你所能地辨识过去多世。  如何辨识未来  借着辨识过去世因果而培育起观智的力量之后,你也能以同样的方法辨识未来世的因果。你将看到还会变化的未来,乃是过去与现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3649248.html
  • 法的治疗—— 修行治疗疼痛及压力

    体证法性,此种体验依相伴而随的两种方式同时呈现,用“心眼”来看的直接体证,及来自大自然力量的智慧悟,内心觉醒/内观智的正知明觉。故禅修终极目标为──学习如何使用大自然的力量。   疼痛 / 压力-就一般...习气而形成对痛的执著,由于害怕痛,更加敌视痛、身痛与心苦如影随形连环反应。如同火上加油般地变本加厉,内心烦恼的活动过程,便如此这般,身不由己地运作著。   修习日久,初级思惟层次的内观智增长,便可...

    Oliver in Houston英文作者

    |治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4143925105.html
  • 与正念共处

    相应对,柏林禅师开出了一帖帖对治的药方……  禅修法门的认识  问:马哈希禅法的修学程序、步骤是什么?一般需要多久时间才能修完课程?  答:我们依据经典来教导禅修,修习的次第即十六观智,基础是受八戒。十六观智的禅修理论整理自《大念处经》等巴利三藏经典,没有掺杂其它的东西。基本上,我们不证明禅修者所到达的境界,只是提供方法让禅修者自己去经验。  想修学的人就到禅修中心受八关斋戒,然后听禅师的录音带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4762643.html
  • 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简释

    感悟。若通读本部《心经》,显而易见,本经内容结构明显可分成四个段落层次,具体而言即先明能观智,次辨所观境,再显所得果,后赞大明咒。今依序略加介绍如下:  第一段,先明能观智(深般若)。叙述在菩萨行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24069364.html
  • 上座部佛教止观禪法

    观智,乃至断除烦恼、现证涅槃。  二、修习止观的必要性  (一)、四种根基  佛陀依据值遇佛法者的根基利钝,把人分为四种:  1、敏知者(ugghatitabbu),又作略开知者,这种人只须听闻佛法的...。  藉著辨识过去世因果而培育起观智的力量之后,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辨识未来世的因果,一直辨识到证悟阿罗汉果以及般涅槃之时。那时,禪修者能辨识到因为无明灭所以色法灭等等。能用这种方法辨识缘起后,也应继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249265.html
  • 巴利文词汇集

    清净 六、行道智见清净 七、智见清净 十六观智:一、名色分别智 二、缘摄受智 三、思惟智 四、生灭随观智 五、坏灭随观智 六、怖畏现起智 七、过患随观智 八、厌离随观智 九、欲解脱智 十、审察随观智 ...的现象 涅槃:不再受制于身心活动的一种彻底的清凉状态,也指从贪、瞋、痴中解脱的心境。涅盘:最后的证悟。寂灭界。究竟真实法的一种,在辨识与超越真实名色之后所证悟到的。当观智成熟之后就能透视到;它是无我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349839.html
  • 罗一鸣居士书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序

    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者,六百卷《大般若经》之心髓也。文句简约,而赅摄般若甚深广大之义,得其心要,故名曰《心经》。代有翻译,共有七本,然唯以玄奘法师之译本流通最广。且有藏、蒙、满乃至英、日等文字译本,流行于欧美国家。昔唐僧玄奘法师孤身求法,诵此经者,历有应验。且古今诵持者,皆有效应。  观其经义,唯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,为空相应行。以空无所得为方便,遣五蕴执,契证实相。观其经文结构,先明能观智,即...

    界 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54442593.html